浙江紹興建設民營科技園,與國有科技園良性互動
共建平臺 接力孵化
在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金柯橋大道東側,浙江東盛印染有限公司的騰退地塊是開發房產的好地方。不過,公司董事長徐衛東沒這么做,他投資30億元,建起了集眾創、孵化等功能于一體的民營高科技創業園——一期建成8.6萬平方米,集聚新材料、醫療新產業,自己當起了“園長”。企業空置廠房轉型成為民營科技園,在柯橋已經不算稀罕事。
成立科技園區,吸引企業入駐
作為全國重要的紡織印染基地,前些年,柯橋把印染企業全部遷到濱海工業園區集聚,留下一大批空置廠房。“一邊是人才加速在這里集聚,國有園區空間趨于飽和;一邊是大量轉型的紡織印染企業有投資的需求。政府因勢利導,讓這些有實力、想轉型、敢追夢的企業家建設民營科技園,謀求再次騰飛。”柯橋區委組織部部長丁貴介紹。
如今,東盛印染的昔日老廠房順利轉型,成了眼前現代大氣的東盛慧谷園區。徐衛東現在大部分時間“泡”在這里,篩選進駐企業,帶領團隊打造平臺、孵化企業。而這,也讓多方實現了共贏。
紹興迪飛新材料有限公司就嘗到了甜頭。公司總經理金偉偉說:“兩年前,公司項目落戶東盛慧谷園區,雙方發揮各自優勢,圍繞變色玻璃市場一起攻關。園區提供了研發經費和一站式服務,兩年多就研發出了玻璃調光膜,透光率達到行業領先水平,還沒上市就收到了訂單,市場前景非常好!”
迪飛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快速發展不是個例。在柯橋區恒生鳳凰數字經濟產業園,深安智能技術(浙江)有限公司去年的銷售額超1000萬元,預計今年將繼續增長。“這里不僅有食堂、公寓、培訓室等基本配套設施,還提供技術轉移、政策咨詢、創業指導、人才招聘等多項服務,非常適合初創型企業。”公司總經理梁昆說。
提升服務水平,助力企業發展
為建好平臺,民營科技園區的管理者不斷調研、摸索企業痛點,補齊服務短板。政府也和民營科技園形成良性互動。一些在國有園區初步孵化成功的企業轉出后,空間容量大、跟市場結合緊密的民營科技園,會接過孵化的“接力棒”。“我們對民營園區和國有園區同等待遇,全力支持!”丁貴說。
浙江技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就從國有園區轉到了東盛慧谷園區。“初步研發成功后,企業需要更大的生產裝置和中試場地。東盛慧谷不僅有中試平臺,我們研發的抗紫外線整理劑、抗菌防螨劑,都需要添加在紡織面料上,剛好能與東盛印染的產業資源結合。”公司創始人楊世玉說。
“初創企業紛紛前來,民營園區不斷涌現。當然,企業留得下還能發展好,考驗園區的服務水平。”浙江紹興人才創業園建管委副主任董海均說,紹興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已經舉辦5屆,很多獲獎項目落戶柯橋。經過3年多孵化,紹興橙氧科技有限公司已拿下不少海外訂單,雙氧水現場生產系統在印染企業試用,成本降低了兩到三成。“我們獲獎后,就在柯橋開始‘拎包創業’,園區為企業提供人才公寓和食堂,項目資金吃緊時還為我們聯系到了融資,團隊只需安心專注科研。”橙氧科技負責人戚鳴說。
為進一步提升園區服務水平,柯橋區梳理出人才服務事項83項,將66項可代辦代跑業務的受理權限下放至園區,85%以上事項受理后3日內辦結。每個民營科技園都設有服務分支,承接政府提供的精細化服務:幫助園區爭取貸款優惠利率,支持民營科技園牽頭申報行業和區域科技創新服務平臺……
柯橋還出臺系列政策,實現對各類人才的全覆蓋資助,為初創企業提供從種子期、苗圃期、孵化期到成熟期的全流程獎勵,政策包的含金量最高達2000萬元,截至目前累計兌現獎金和項目資助1.6億元。去年,全區高層次人才項目引進落戶數創歷史新高,同比增加60%。
《人民日報》( 2021年03月17日 06 版)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