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七連冠 金華婺城再獲省級“平安區”稱號
4月2日,在剛剛結束的全省建設平安浙江工作會議上,金華婺城再次被浙江省委、省政府命名為省級“平安區”,這是婺城第17次獲此榮譽。
過去一年,婺城上下聚焦本質安全,全力揚優勢、補短板,基層基礎穩步提升,社會大局持續穩定,平安考核位列全省第13名,平安指數始終走在省市前列,2021年9月份以來已連續6個月穩居全省前二,獲全省首批法治浙江建設示范區。亮眼成績的背后,是怎樣的“婺城底氣”?
織密共建共治“一張網”
2019年底以來,婺城聚焦解決群眾身邊事,化解基層小問題,以“小單元大作用、網格內快反應、微治理靈活解”為目標,加快構建“小快靈”閉環微網格體系,推動基層治理模式由一攬子向精細化轉變。
如今,活躍在4528萬個微網格上的萬余名專兼職網格員,在收集平安信息、查找風險隱患、服務群眾的同時,也將反詐、疫情防控、消防安全、道路交通安全、防溺水、食品藥品安全、反邪等平安宣傳送入千家萬戶。“有困難找網格”已成為婺城百姓的共識。
2021年以來,婺城全區扎實開展“平安十大問題專項整治”和“大平安百日攻堅”行動,全力清除安全生產、交通安全、消防安全、社會治安、食藥安全等領域風險隱患,全區各類生產安全事故起數、亡人數同比前兩年平均值下降39.1%和14.3%;交通事故亡人數較2020年下降43.6%;省級積案化解率100%,新增積案控制率金華全市最低。
此外,全區深入開展打擊跨境賭博、追逃等專項行動,獲得人民群眾廣泛點贊;全面推進轄區58所中小學“智安校園”全覆蓋,為千千萬萬“少年的你”撐起平安傘;依法督促主管部門凈化茶葉市場,助力特色農產品品牌“箬陽龍珍”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……層層織密的一道道“濾網”,不僅把社會治理的觸角深入到基層,還將平安建設的廣度不斷延展。
擰緊矛盾化解“一股繩”
走進婺城區社會治理中心一樓,可以看到,每天都有一名區領導和一名部門領導坐班接待群眾。對涉眾、涉政策、涉法、涉訴的陳年信訪積案,中心按照“業務分管為主,聯系鄉鎮為輔”的原則,落實區級領導包案,由區領導牽頭,整合政策法規、救濟幫扶、心理疏導等要素資源,集聚資源、集成作戰、集中化解。2021年以來,已累計化解各類矛盾糾紛4440件,群眾滿意率高達99.55%。
在社會治理中心“代表委員說事評理工作室”里,兩代表一委員正充分發揮起“意見領袖”作用,共同參與矛盾糾紛化解,推動“小事不出村、大事不出鎮、矛盾不上交”。
近期,中心又增設了“勞動模范說事評理工作室”。18名勞動模范成員來自村(居委會)黨支部、學校、機關單位、企業等各行各業,他們協同配合,已有效化解各類矛盾糾紛60余起。
同時,婺城還創新“法官入網格”等特色做法,讓司法專業力量與基層調解力量深入融合,在促進矛盾糾紛化解的同時,不斷提升訴源治理成效。
下好數字改革“一盤棋”
“某企業違法傾倒廢土,請處理。”不久前,婺城區白龍橋鎮執法平臺在收到某網格員爆料后,第一時間派出執法隊員赴現場處理,開具調查通知書、處罰貨車司機……一套流程下來,就花了半天時間。
“過去鄉鎮沒執法權,一旦涉及到行政處罰,需要上報區里五六個部門審批,至少要花一周時間。”婺城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相關工作人員坦言,“過去這些事,總是‘看得見、管不好’。”
2021年下半年以來,婺城區大膽探索縣域“大綜合一體化”行政執法改革,率先構建“115X”全智治數字執法體系,將566項執法權下放至鎮街一級,推進鄉鎮(街道)“一支隊伍管執法”,讓基層行政執法從“碎片化”向“一體化”轉變。
為了提高執法準確性,婺城還制作了《執法案例模板》《執法事項清單》等材料,下發給基層執法人員。目前,全區行政違法案件平均處理時長從原來的3.38天下降至1.8天,處置效率提升了47%。
浙江省委部署數字化改革工作以來,婺城全區各領域各條線都在“摸索改革”,爭當“第一個吃螃蟹的人”。
眼下,在基層治理領域,婺城正蹄疾步穩開發“婺安·智治”系統,打造基層治理大腦,讓縣域治理更智慧更精細;在服務民生領域,婺城正謀劃開發“婺里救助·博愛數字家園”應用,多渠道搭建社會救助平臺,讓救助更精準、更有效、更便民;在法治領域,“共享法庭”已覆蓋全區186個村社,“婺城一鍵找法”小程序讓人民群眾隨時隨地能享受高質量的法律服務……每條戰線的努力和付出,都是為了讓婺城百姓更平安、更幸福。
婺城區相關負責人表示,平安建設只有起點,沒有終點。接下來,婺城將向著基礎更牢、水平更高、人民群眾更滿意的目標奮進,將平安藍圖一繪到底,讓平安碩果惠及每一名婺城群眾。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