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通如皋:"愛心郵路"鄉郵員變身“紅喇叭驛站”宣講員
鄉郵員趙穎東在“愛心郵路·紅喇叭驛站”、幫扶對象章瑞新老人(右一)家中進行宣講。人民網記者 王繼亮攝
在江蘇南通如皋市,有這樣一群穿梭在鄉村的鄉郵員,23年來,用心幫扶300多位孤寡老人,鋪就了一條聞名全國的“愛心郵路”。如今,在黨史學習教育中,如皋創新將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典型“愛心郵路”拓展延伸為“愛心郵路·紅喇叭驛站”,讓鄉郵員在投遞中成為“四史”紅色故事宣講員、理論大眾化的快遞哥。
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個人姚呈明這樣評價,快遞小哥變身黨史速遞,物流驛站加持“紅喇叭驛站”,“理論‘飛入尋常百姓家’,“紅喇叭驛站”就是一只只新時代的‘飛燕’”。
鄉郵員吳學軍看望幫扶對象蔡葉芳。人民網記者 王繼亮攝
“鄉郵員”成了“宣講員”
在南通,提起“愛心郵路”,可謂家喻戶曉。自1998年開始,如皋137名鄉郵員從“送一路郵件、做一路好事”開始,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,熱心照顧郵路上的300多位孤寡老人,為他們擔水、理發、洗衣、做飯、送藥,甚至養老送終。百余名鄉郵員走過的7000多公里的鄉間郵路鋪就一條愛心路,“愛心郵路”由此得名。
2006年,“愛心郵路”被確定為全國精神文明建設重大典型,2008年以來,“愛心郵路”先后榮獲江蘇省、全國工人先鋒號,全國“五一勞動獎章”,中華慈善獎“最具愛心行動楷模”等多項榮譽,成為江蘇郵政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面旗幟。
6月22日下午,鄉郵員趙穎東送完郵件,像往常一樣來到搬經鎮86歲的章瑞興老人家,幫他干起了家務。章瑞興是一名孤寡老人,他和趙穎東相識于1998年。
彼時,趙穎東才24歲。有一天,他騎車經過章瑞興家門前,看到老人正在吃力地將新收割的麥子運回家。趙穎東上前幫忙,簡短的閑聊中,他得知老人身體不好,且孤身一人,當即在心里許下了“嗲嗲,以后沒事就來看看你”的承諾。這一“看”就是23年,章老嗲成了耄耋老人,當年的壯小伙也已年近半百。
如今,趙穎東不但經常來章瑞興家中幫忙,還把老人家變成了“愛心郵路·紅喇叭驛站”,自己成了宣講員。每次趙穎東一來,左鄰右舍的村民就會陸續前來。趙穎東和大家拉家常,話題從健康養生到家長里短,從鄉村振興到建黨百年,再從疫情防控到防范電信詐騙……
大伙兒將趙穎東圍坐在堂屋的中央。桌子上,“愛心郵路·紅喇叭驛站”的標牌非常醒目。鄰居盧忠芳說,“中央、省里、市里的大事,鄉里的小事,到章嗲嗲家里準能知道。
鄉郵員們不但自己成了宣講能手,還把幫扶的孤寡老人也發動了起來。
在鄉郵員郭立權幫助下,石莊鎮石莊社區84歲的孤寡老人周保如由于喜歡黨史、喜歡文學,也成了遠近聞名的“宣講員”。受郭立權的影響,他也愛上了宣講,左鄰右舍最喜歡聽他講述發生在如皋大地上紅色故事。“1949年,新生中國屹立東方……如今,復興追夢……”記者見到老人時,他正在家里為村民們宣講黨史,他的家也是“愛心郵路·紅喇叭驛站”。
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個人姚呈明為鄉郵員及基層宣講員輔導。人民網記者 王繼亮攝
“愛心郵路”煥發“新光彩”
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,如皋市委宣傳部聯合中國郵政如皋分公司,創新建立“愛心郵路·紅喇叭驛站”這個新的主陣地,讓“愛心郵路”這塊老的公益品牌煥發新時代的光彩。
中國郵政如皋分公司總經理王嵩陽王嵩陽告訴記者,推進“愛心郵路”品牌的拓展延伸,吹響“紅喇叭”的目的是滿足群眾的精神需求,歸根結底還是要落地在辦實事上。
站在自家門前的水泥路上,搬經鎮董王村11組89歲的孤寡老人蔡葉芳激動地眼含淚花。這條路原本是泥路,每到冬天下雪冰凍天氣就寸步難行。
2020年年底,一場雪讓蔡葉芳困在了家里。那天,鄉郵員吳學軍正巧來看望老人,泥濘不堪的路將他擋在了門外。當他深一腳淺一腳走進家門后,緊握著老人的手說,“我一定想辦法把這條土路修成水泥路。”
村里沒有專項資金,吳學軍找到了當地一家混凝土公司,老板王進喜得知是為孤寡老人修路時,便決定免費提供混凝土材料。“愛心郵路”上的七八個鄉郵員們踴躍報名。12個人,僅僅用了1天時間,就把路修好了。
記者了解到,為確保理論快遞哥能夠將黨史講準講深講透,“愛心郵路·紅喇叭驛站”邀請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個人姚呈明為鄉郵員們定期培訓,并與如皋市姚呈明理論武裝工作室結對共建,提升鄉郵員們的宣講水平。
如皋市委常委、宣傳部部長高峰介紹,目前全市已設立了15個“愛心郵路·紅喇叭驛站”,站點依托部分幫扶對象家庭、支局黨建陣地、社區郵件中轉站,黨員鄉郵員在投送黨報黨刊的同時,用方言土語為群眾宣講黨史,用接地氣的“紅喇叭”傳遞黨史學習教育“好聲音”,讓“愛心郵路”吹響“紅喇叭”。截至目前,“愛心郵路·紅喇叭驛站”已累計開展各類宣講活動30多場,已有近千人受益。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