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蒙城“一塊田”改革:碎田變整田 降本收益增
“以前20多畝地分成4塊,種植、收割都麻煩,想流轉也沒人愿意接。現在4塊地并成1塊,很快有人找我簽了流轉合同,每年流轉費用就是一畝1000元。”今年56歲的李長春,家住安徽省蒙城縣板橋集鎮大苑村后李村民組,提起村民組自發開展的“一塊田”改革,他感慨“早就應該改了”。
無人機視角下的“一塊田”。人民網 王曉飛攝
碎田變整田,30多個村組自發開展“一塊田”改革
李長春所在的后李村民組,現有村民36戶143人,與很多村莊一樣,在最早分田到戶時,為了公平起見,按照“肥瘦搭配”“遠近搭配”,每戶都有好幾塊地。
“當時分到地,一家人干勁十足,很快吃飯就不愁了?!睖仫枂栴}解決了,可隨著時代發展,李長春又遇到了新問題,孩子長大后都去了城市,自己種地越來越累,想要把土地流轉出去,可別人又不愿意接手。
地塊分散,犬牙交錯,容易產生糾紛,不適合機械耕種,土地流轉遇阻,怎么辦?村民們頭疼,村里也在想辦法。
“縣里‘一塊田’改革搞到2017年,我們當時也想改,但有村民不同意,就耽擱了?!贝笤反遴l村振興專干、后李村民組組長李兆瑞說。
一位種糧大戶興奮地展示自己簽訂的承包土地地票證。人民網 王曉飛攝
大苑村共有30個村民組,29個已經進行了“一塊田”改革,只剩后李村民組一個沒改,雖然錯過了全縣整體推進的機會,但大家還想再試試,2021年6月,大苑村駐村第一書記李剛強來走訪時,很多村民又提起了這件事。
改革就要敢啃“硬骨頭”,此后,大苑村“兩委”干部來到后李村民組,挨家挨戶了解情況,反復做相關人員思想工作,經過3個月努力,最終讓大家達成了共識。此后,后李村民組趁熱打鐵,在秋種之前完成了“一塊田”改革。
小塊變大塊,碎田變整田,改革之后,后李村民組北側的260畝連片土地,很快就被種植大戶全部流轉。
“土地流轉一年有2萬多元收入,我在家門口打打零工,一年再掙個三四萬,還能在家照顧孫子,現在生活是越來越好。”李長春說。
改革還讓村民們有了“額外收獲”,由于碎田變整田,以前復雜的地邊子、壟溝、生產道路變少了,再加上整理荒廢地、閑置地,后李村民組的土地還增加了60多畝。
蒙城縣一農機專業合作社內,整齊地停靠著多臺大型農機。人民網 王曉飛攝
類似的村民組還有很多,記者從蒙城縣農業農村局了解到,2018年至今,該縣農民自發開展“一塊田”改革的村組共有30多個。
尊重群眾意見,從“一塊田”到“兩作區”
為什么這么多村民組會自發開展“一塊田”改革?這與蒙城縣此前打下的基礎密不可分。
“發展規模化、機械化的現代農業,需要流轉土地,跟1戶農民還是跟10戶農民打交道,難度是不一樣的?!泵沙强h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馮懷宇介紹,農地從零碎分散到集中連片,不能一蹴而就,如何減少交易成本,“一塊田”改革出現很及時。
蒙城的“一塊田”改革,發端于民間。
無人機拍攝種糧大戶正在收割“一塊田”里的玉米。人民網 王曉飛攝
為了便于耕作,2010年起,蒙城縣樂土鎮、小辛集鄉等部分群眾,自發開展農村土地互換并塊,實現戶均“一塊田”的突破。2012年秋季,立倉鎮炮臺溝村整村推進戶均“一塊田”改革試點成功。2013年夏季,蒙城在安徽率先全面啟動戶均“一塊田”改革。
只引導、不強求,只指導、不包辦,堅持農民承包土地集體所有性質不變,堅持穩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不變,堅持原村民組承包范圍不變,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“積極引導農民在自愿基礎上,通過村組內互換并地等方式,實現按戶連片耕種”,當年蒙城縣就基本完成了相關工作。
據統計,截至2017年,蒙城縣共有263個行政村、5210個村民組開展了戶均“一塊田”改革,村組內互換并地165.76萬畝、占耕地總面積76.6%。
據蒙城縣測算,完成改革的村組農戶承包地,由原來的每戶6塊到10塊變成1塊,實現了每戶承包地集中連片,減少了壟溝、水渠、生產路、閑置地,全縣增加耕地32.4萬畝,比改革前增加了17.7%。
雖然改革目標已經階段性完成,但改革的探索仍未止步。
蒙城雙澗鎮阜西村將地票制改革內容寫在村民廣場的照壁上。人民網 王曉飛攝
有群眾愿意把土地流轉,有群眾還是想自己耕種,怎么辦?在“一塊田”改革的基礎上,蒙城縣又在雙澗鎮阜西村探索試點“一村兩塊地”模式。
“村里的土地分為‘自種區’和‘流轉區’,愿意繼續種地的,統一在‘自種區’承包經營,同時引進種植大戶在‘流轉區’發展適度規模經營。”雙澗鎮農業綜合服務站站長席干介紹說。
“自種區”靠近村莊,方便群眾耕種,“流轉區”在外圍,方便機械化作業,阜西村6349畝耕地,五分之二村民自種,五分之三流轉給種糧大戶。如今,這種模式正在蒙城全縣逐步推開。
農機手正在將收割下來的玉米裝車。人民網 王曉飛攝
一子落全盤活,激活現代農業發展新動能
“以前是真麻煩,200多畝地要跟20多戶談,土地還分散,這邊種黃豆,那邊種玉米,打藥都得小心翼翼?,F在好了,就流轉幾戶村民的地,而且還是連片的,通過全程機械化,種植成本都下降了?!备肺鞔宸N糧大戶張自蘭感慨道。
盤活閑置資源、增加耕地面積、改善生產條件,“一塊田”改革有效促進了規模經營,同時也為提升土地經營水平夯實了基礎。
許疃鎮土橋村探索“一村一塊田”,村集體創辦現代農業股份制合作社,農民“帶地”“帶機”“帶資”入社,全村7260畝土地打破田梗地界,統一規劃發展糧食、蔬菜、中藥材等產業,村民除了每年800元/畝的保底收益,還可以享受合作社盈余分紅。
“我17.3畝地入股,平時還在合作社務工,一份土地兩份收入,一年到手三四萬元,比以前自己種地好太多了?!蓖翗虼宕迕駨埗饔颜f。
“一塊田”改革后,大型農用機械有了用武之地,蒙城縣農事托管服務快速發展。
又是一個豐收年,種糧大戶笑開顏。人民網 王曉飛攝
2016年開始,蒙城縣順勢推動“耕、種、收”農事托管服務,2018年將服務延伸到植保托管環節,實行“耕、種、管、收”服務,2020年擴大到“供(統一供肥供種)、耕、種、管、收、售”的“六位一體”全程農事托管服務。
三義鎮是蒙城縣較為偏遠的一個鄉鎮,農業裝備曾經相對落后,蒙城縣選擇該鎮為試點,整建制推行綜合農事托管服務。
“我們引進大型的農機專業合作社,以村為單位,與涉農企業、農機服務組織、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簽訂農事托管服務合同,農民按合同承擔相關費用,分得糧食銷售收入,只需‘掏一次錢、裝一次錢’,就可以完成一季農作物生產。”三義鎮農事服務中心負責人邵穎說。
依托“六位一體”農事托管服務,蒙城縣逐步推進糧食單一品種規?;N植、標準化生產、品牌化經營,不但實現村集體經濟增收、農業增效、農民增收,還大大減少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引發的矛盾糾紛。
目前,蒙城縣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99.83%,2021年被確定為“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創新試點縣”;適度規模經營面積126.3萬畝,占比58.4%,比改革前提高28.3%;2022年實現夏糧“十九連豐”,單產505.73公斤/畝,位居安徽全省前列。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